Menu
Nutrition
Fitness
Medical
Well-Being
INSPIRATION
Infographics
Quotes
NEWS

【身心提升】意見分歧傷和氣?美國心理學家:掌握這6個談話技巧,讓你維持好關係

5th July, 2021| In Well-Being

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會發生與人意見不合、價值觀產生衝突的時刻,這時你是誓死捍衛自己的觀點、與對方爭得面紅耳赤?抑或選擇沉默、不發表自己的意見,以免傷了和氣?面對這種尷尬場面,你可以選擇更聰明的作法。美國馬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的心理學和腦科學榮譽教授Susan Krauss Whitbourne,提出6點建議,教你在人際關係緊張時該如何應對,以及要如何與不同想法的人相處。

掌握6點溝通建議,化解衝突尷尬場面

20210701_FB Content_1.jpg

1.發表意見前,先思考自己的論點是否有立足點
在發表並堅持自己的看法前,先想一下自己的論點是否有道理?有沒有足夠證據可以支撐?或是自己看法的根據是什麼?這有助於你發言時更有條理,並清楚知道自己在說什麼。

反之,一個設想不足的論點很容易被攻破,而當對方指出矛盾、在你意識到自己的意見有瑕疵時,會讓你覺得很丟臉,容易演變成惱羞成怒、為反駁而反駁,或是感到抱歉,甚至產生「自己怎麼這麼愚蠢」的想法,這種情形下只會導致負面情緒如海嘯般襲來,讓你被糟糕的感覺所淹沒。

2.認清意見不合時的挫折感來源為何
當別人與自己意見不合時,人常常會產生沮喪、挫敗的情緒,而這種挫折感往往是來自於「你覺得自己不被認同」、「想嘗試說服對方卻失敗」,換言之,這種挫折感是自己心裡產生的,並非對方加諸在你身上的。認清挫折感的來源為何,能幫助你以更開闊的心態及理性的態度來看待意見的分歧。

3.不要堅持改變對方的想法,並學著欣賞不同的看法
意見交換的過程中,我們總會想要說服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,一方面是希望藉由別人的認同對自己產生肯定;另一方面則是覺得「投降了就等同於認輸」的愛面子心態。

但堅持改變對方的結果往往是兩敗俱傷,很多時候對方其實並非真心認同你的看法,只是不想再繼續爭執下去才妥協,這種情況下你也不會感到開心。不如讓彼此保有各自的信念,也能讓關係繼續維持下去。

不必改變自己的想法,但也可以試著學習包容、傾聽不同的意見。每個人來自不同的文化背景,看待事物的角度也不一樣,學著欣賞不同的看法,能幫助自己開闊視野,避免陷入固執想法的死胡同裡。

20210701_FB Content_2.jpg

4.嘗試找出雙方都認同的共通點,沒有也沒關係
當雙方意見不合時,常會陷入非黑即白、「不是你錯,就是我錯」的極端想法,但我們要做的不應是壟斷想法,而是試著從中找出彼此都能認同的共通點。若是沒有也沒關係,認清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,尊重對方有自己的看法即可。

5.過程中永遠保持理性冷靜
不論雙方最終有沒有取得共識,在談話過程中難以避免可能會產生衝突或爭執,但請記得,永遠要保持情緒冷靜,以理性的態度來溝通。因一言不合就侮辱對方、惱羞成怒,只會顯得自己感情用事、修養不夠,失控的情緒永遠是破壞關係的殺手。

6.避免波及到周遭不相干的人
許多人在爭論時,常會請周遭的旁人幫忙評理,或是說「誰誰誰也這麼認為」,但與對方意見相左的人是你,若不是在群體討論的場合中,應避免向外求助,把不相干的人拉入戰局,這樣只會讓情況變得更加複雜。


資訊參考來源:psychology today


Back

最新文章

雪糕常見兩款添加劑或致腸炎 參考100款安全雪糕名單

炎炎夏日,酷熱天氣連日生效,必會想吃一杯冰涼的雪糕,但原來這份雪糕背後,可能暗藏著健康的陷阱。外國一份研究指出,雪糕中常見的兩種添加劑E466和E433,可能會破壞腸道微生態,嚴重甚至可能導致腸炎...
11th July, 2025 | In Nutrition

醫生專訪|本港多宗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引致重症個案 兒科醫生解釋肺炎鏈球菌後遺症、肺炎鏈球菌疫苗分別

近日,本港出現多宗小朋友感染肺炎鏈球菌引致的重症個案,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醫生將會解釋肺炎球菌的症狀、後遺症、治療方法等。肺炎球菌亦稱為「肺炎鏈球菌」,是一種細菌,常見於健康人士的鼻及咽喉內...
4th July, 2025 | In Medical

立即報名!樂施會童聲領袖 Kid Opinion Leader 社區論壇劇場演出

由兒童事務委員會資助的 Kid Opinion Leader 童聲領袖計劃,期望透過培訓讓華裔及非華裔的基層兒童成為「童聲領袖」,發掘自身潛能、裝備自己,包括學習兒童權利及需要、社區連結和科技應用...
2nd July, 2025 | In INSPIRATION

香港好去處2025|荔枝、提子旺季 香港親子農莊荔枝園推介

準備迎接夏日的荔枝盛宴!每年的 6 月至 8 月都是荔枝的成熟期!香港有不少的親子農莊可以餵動物,與小朋友親手摘荔枝、提子、西瓜等等。立即了解! 1.大棠有機生態園大...
3rd June, 2025 | In Well-Being

食譜|夏天15款大小朋友去濕、消暑湯水

香港夏天炎熱潮濕,最適合飲用一些具有消暑清熱、利水祛濕功效的湯水。以下為您推薦15款消暑湯水! 夏天湯水 食譜1.茅根竹蔗水材料:茅根、竹蔗 (切段)、紅蘿蔔、清水做法:1.所有材料洗淨放入鍋中2...
20th May, 2025 | In Nutrition

醫生專訪|返工鬱到病需懂求助 精神科醫生拆解職場壓力引爆點

返工焦躁不安、沮喪絕望?這可能不只是疲累,而是職場抑鬱的警號!精神科專科陳展浩醫生表示:「香港競爭激烈、生活節奏急速,加上經濟環境波動,不少打工仔長期處於高壓狀態,不僅影響工作表現...
14th May, 2025 | In Medical

香港好去處2025|太古地產藝術月 感受390萬件水晶打造的夢幻銀河系

今年太古地產藝術月隆重回歸,特別邀請國際知名跨媒體藝術家Sara Shakeel,帶來香港的售個個人展覽——「ArtisTree Selects: The Jewel System」...
22nd April, 2025 | In INSPIRATION

英國博士生專注糖尿病研究 Ziylo開發更有效的糖尿病治療方法

2014年,Harry Destecroix還是一名布里斯托大學的博士生,專注於糖尿病研究。他的研究領域涉及人工胰島素技術,希望開發出一種能夠精準感應血糖濃度的分子。當時的他或許未曾預料,幾年後...
10th April, 2025 | In Medical

旅遊防災攻略 一文看清地震應急包

日本東京、台北、泰國、菲律賓等地都是熱門旅行的地方,是否注意到這些熱點其實都位於地震帶上? 天災人禍難測,我們要如何事先準備地震應急包?馬上了解地震求生知識,一家人安...
8th April, 2025 | In Well-Being

「麥當勞兒童愛心馬拉松2025」圓滿結束 姜濤與6,000健兒同心為病童家庭籌款

香港麥當勞年度慈善盛事第十六屆「麥當勞兒童愛心馬拉松」假跑馬地馬場圓滿舉行,第三度擔任「香港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大使」的MIRROR成員姜濤亦現身支持善舉。  適逢香港麥當勞成立50週年...
1st April, 2025 | In Well-Being

Everwellth Newsletter

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